访著名女诗人艾青夫人——高瑛和她的《言子·每日诗》

日期:2025-05-07 16:49 来源:中国艺术网

主页 > 名家 >

 

  高瑛和她的《言子·每日诗》

  在春光明媚的北京二月,军旅诗人石祥和《赤子乡土诗人专刊》总编张浩、《诗海潮》杂志副主编马艳君等人前去北京市东四十三条一座静静的小院拜访了著名诗人艾青夫人高瑛。近年来连续在网上看到高瑛《言子·每日诗》,由陈兵朗诵,精、短、快,真、善、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赤子乡土诗人专刊》拟隆重推出高瑛《言子·每日诗》专辑,并开辟《女诗人巾帼版图》专栏,以展现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新时代诗歌风貌。以下是现场访问记:

  高瑛:衷心欢迎诗歌新老朋友来访!我近些年因年老体弱,很少外出参加社会活动了,但诗心未老,诗情仍动《言子·每日诗》就是这样写成的。至今已写了上百首,大部分由陈兵朗诵,相继在网上传播,不料,竟引起了不少人关注,也算作与人民大众的一种交流吧!这使我感到很幸运、很诗意、很愉快、很美好......

  访者:祝您"永远是年轻”!作为与著名诗人艾青同甘苦,相依为命四十一年的夫妻,艾青于1996年5月逝世后,您恋恋不舍,昼思夜念,含泪挥笔,心想情涌,废寝忘食,笔耕多年,写成了《我和艾青》长篇回忆录,于2021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您在书中《题辞》里写道:有人问我:“你给诗人做妻子,有什么感言”?我对他说:“我给诗人做了一辈子影子”……“如今,诗人已去,影子依在”……您如今陆续写的《言子·每日诗》,是蓦然回首地真实写照吧,您以前写过诗吗?您能谈谈您的人生履历吗?

  高瑛:我是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涧村,1948年考入哈尔滨行知师范艺师班,1949年进松江省鲁迅文艺工作团做舞蹈演员。我母亲和姨母都能唱歌跳舞,我从小就受能歌善舞的熏陶。新中国建立以后,我的家乡田野也用上了拖拉机。记得我写的第一首诗是《拖拉机开进了杨柳湾》。后来到了哈尔滨,入学、参加鲁艺工作团,唱过歌,跳过舞,再没有写过诗。我和艾青于1956年结婚,不久艾青被打成“右派分子”,我作为右派分子家属,一直陪艾青被发配到北大荒、新疆二十多年,艾青被剥夺了创作自由,我的全部身心都用在了维护艾青的生命和健康上了,哪还有闲心写诗?艾青逝世后,我一直认为他还在我身边,不断地自言自语与他对话,于是陆陆续续又写起了诗。

  访者:您写诗的追求是什么?您创作《言子·每日诗》有哪些心得体会?您写诗受到艾青诗的影响吗?

  高瑛:我写诗主要是“有感而发,是眼里流出来的泪,心上发出来的声。我多年是艾青诗的第一读者,不可能不受到他的影响。艾青《诗论》对我写诗也有影响。关于诗歌的创作,艾青的观念是:“朴素、单纯、集中、明快”。“艾青写诗注重真情实感,推崇“形象思维。我写诗是学习、继续他的创作路子。

  访者:我们特别喜受您的言情诗,如:《相思树下》《爱情》《伞》《根》《藤》《心》《泪》《影子》《蝴蝶》《星星》《红豆》等。一个诗名一个形象,一滴眼泪一行诗句,一草一木一幅图画,一字一句一片真情。

  高瑛:我今年已经92岁了。我把写诗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当成艾青的影子、诗歌的影子....

  访者:《赤子乡土诗人专刊》2025年选登高瑛《言子·每日诗》专辑,以后还要相继刊登。本刊邀请高瑛为顾问,恳请高瑛大姐为顾问、艺术指导。交谈甚欢,摄影师王大龙为其留下了珍贵的镜头.

  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一生历尽沧桑。19岁考入“杭州国立艺专”绘画系,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参加左翼联盟,后投入进步活动,曾被捕入狱。出狱后奔赴延安参加鲁艺工作,建国后任过《诗刊》《人民文学》主编,一直坚持诗歌创作,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等。曾被打成“右派”,下放受迫害20余年。他曾在一首诗里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受迫害时,一位智利诗友巴勃罗.聂鲁达站在大海边曾大声呼唤:“艾青——艾青——艾青”!有的外国使馆,也动员艾青携全家到他们国家去。但艾青有泪无答,婉言谢绝。



编辑: 方娟
凡注明 “中国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中国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E_mail:1447260813@qq.com

©2005-2020 art-cn.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