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到人民中去—北京市文联文化交流活动内蒙行圆满结束。北京市文联、内蒙古文联积极发挥文联系统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坚持需求导向,联动赤峰市文联、巴林右旗委宣传部、克什克腾旗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如何更好发扬和传承乌兰牧骑精神”座谈交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惠民文艺演出等7场活动,精准地将丰富精彩的文艺活动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演出合影
文艺演出
文艺演出
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在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展览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极具传统特色的演出器具,让首都文艺家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乌兰牧骑队员的关怀,也对乌兰牧骑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有了更深刻理解。在与克什克腾旗乌兰牧骑队员座谈中得知,每一个新时代的乌兰牧骑队员,都是一专多能,会唱歌、会跳舞、会器乐,甚至会摄影摄像的“全能人才”。正是这样的“红色轻骑兵”,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常年活跃在各个牧区。此次北京市文联“到人民中去”文化交流活动,也是号召首都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乌兰牧骑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传承、砥砺文艺为民、文艺惠民的从艺初心。
参观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展览馆
参观克什克腾旗博物馆
首都文艺家与克什克腾旗乌兰牧骑座谈交流
观摩克什克腾旗乌兰牧骑排练
文以载道。文学作品反映时代风貌。为了解新时代的牧民生活,小分队先后深入多若诺日、达根诺日嘎查村等多地。在呼和木其尔家,90后女主人介绍:“自己和丈夫大学毕业后,回到嘎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下,家里有70多头牛,过着富裕的生活”。情至深处,木其尔唱起了蒙古歌曲,在悠扬歌声中,青年舞蹈家田羊取中翩翩起舞。两位摄影家拿起相机,记录下这对夫妻的幸福生活。在昂给拉玛家,大家一起畅谈草原的蓬勃发展,从小时候步行4公里到苏木上学,到现在道路通畅,家里盖起了崭新房子,牛羊成群,生活惬意。
牧民木其尔热情招待首都文艺家
周敏、陈楫宝、孙睿、伽蓝、叶晓组成的文学小分队与牧民哈达交流
文学小分队与牧民木其尔的丈夫交流
田羊取中随木其尔的歌声翩翩起舞
青年诗人伽蓝创作了蒙地诗篇集《赞美》,包括《乌兰牧骑的荣耀》《巴林右旗的雨滴落在马背上》《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哈达》等11首优美诗篇。
青年作家孙睿表示:“之前曾来过内蒙,行色匆匆,并未深入,对这里的认知都来自于书本。这次是第一次在内蒙能‘坐下来’‘走一走’‘聊一聊’,真正踏上这片草原,对我正在创作的一个蒙古题材电影剧本,将产生极深的影响。在少见的雨后草原“深一脚浅一脚”地迈开步子,让我对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的人民和他们的生活,有了深刻体会,以前很多抽象的概念都变得真实。比如当我看到一个真正的草原汉子,穿着袍子系着板腰带,以一种‘蒙古大哥’形象出现时,心里顿时涌现出伏案创作时无法体会的感受,对于此处的人,他们伫立于天地之间以及马背上的精神,也有了立体的了解。闲谈中,我听说了克旗的乌兰布统适合拍日出,有“第一缕阳光”的说法,这个概念让我有了创作小说的冲动,想写短篇小说叫《十丈的影子》,但写好还需要更深入到牧区去走访”。
歌以咏志。激昂音乐振奋时代精神。青年男中音贾贝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对内蒙饱含深情,喜欢她的热情、豪迈。作为一名青年音乐工作者,深深感到内蒙人民对音乐的热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也是有生命的。我参加了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演出,这次又随北京市文联深入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参观乌兰牧骑展览馆,与乌兰牧骑队员座谈交流、同台演出,对自己既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也是一次刻骨的思想洗礼,我想这也是此次“到人民中去”活动的主旨”。
贾贝利接受记者采访
镜头为笔,记录壮美山河,人民幸福。北京摄协理事王彦高、刘强表示:“我们摄影人对内蒙并不陌生,因为这里天高云淡、绿草如毡、山川壮丽,有太多值得入镜的大美风光。此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创作活动里,我们用镜头记录沿途的美丽风景,记录牧民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记录下两地文艺家交流互动、同台演出的精彩场面,既是对辽阔草原的抒怀,更是对这个伟大时代和身在其中奋斗者的礼赞。
王彦高记录两地文艺家交流互动
刘强记录两地文艺家同台演出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此次“到人民中去”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加强了两地文艺界交流合作的水平和力度,进一步鼓舞和振奋了京蒙两地开展更深层次、更丰富维度互助协作的信心。下一步,北京市文联将持续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全面部署,团结和引领首都文艺家,进一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广度和深度,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创作,与乌兰牧骑一道深入牧区演出,以文艺之力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首都文艺家与当地群众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