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家用1000粒黄金撒入10000斤大米,“淘金米”火爆北京

日期:2025-04-02 15:53 来源:中国艺术网

主页 > 资讯 >

上海艺术家杨烨炘撒下1000粒黄金大米

用500克千足金打造1000粒黄金米,随机撒入5吨大米中,参观者被邀请进入这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 “粮仓”淘金,幸运儿可以带走自己淘得的黄金米——一场名为“淘金米”的行为艺术展览于3月30日下午在北京朝阳798艺术区春辰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当即在京掀起一波“淘金热”。

为期两个月的展览吸引了大批“淘金者”,每个人可以进去淘金15分钟,每场不超过15人参与。展厅内,人们热火朝天地在大米中翻找,展厅外,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一天下来参与者达500多人。

然而“淘金热”之下,真正值得人们珍视的,究竟是代表财富的黄金,还是每日赖以生存的大米?这场行为艺术背后引发的热议值得人深思。

火爆的“淘金米”艺术展现场

用“金米”吸引人亲近粮食

3月30日下午三时,在现场观众和媒体的见证下,艺术家杨烨炘将1000颗金米均匀撒在铺满展厅每个角落的大米和稻米中。金米没入铺得厚厚的稻米后,立即不见踪影。

一颗金米和真米粒形状、大小一样,每颗重0.5克。淘金者不得借助探测工具,只能用双手在成千上万的大米当中翻找,限时15分钟,难度并不小。

为了淘得金米,人们使出了浑身解数:采取各种姿势,蹲着、跪着、趴着,在稻米上仔细搜寻;有的打开手机电筒,借助灯光寻找;有聪明的淘金者专挑没有人的角落入手;还有人用双手托起一把大米,尝试用力吹走较轻的米粒,让较沉的金米露出来……

“找到了!”人群里不时传来惊喜的欢呼。于是门外排队的观众更加跃跃欲试。每位参与者进场前都拿到主办方发的一个小瓶子,当15分钟体验结束后,有的小瓶子里装进了一两粒明晃晃的金米,最高记录一人淘得5颗金米。有的小瓶子则空空如也。

在都市里淘金,这样的体验对人们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这从展厅门外人山人海的长队,动辄一小时的等待便可见一斑。“金米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与,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近距离和粮食接触。”对于办展的初衷,杨烨炘这样说。“城市人很少有如此亲近接触稻米的机会,在他们用双手翻找和过滤每一颗谷物的过程中,人们和粮食之间有了一次深度互动。”

观众在细心“淘金米”

黄金有价,大米无价

“淘金米”是杨烨炘的一个行为艺术项目,场地设在国内先锋艺术的集聚区798艺术区。在这样一个见证了当代中国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空间,“淘金米”如何向人们传递它的社会价值?

“我希望利用粮仓这样一个集中的空间,让人们从参与中获得思考,引发对消费主义的反思。”杨烨炘说。

淘金体验只有15分钟,时间宝贵,现场参与者几乎都在埋头搜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到更大的价值。然而在艺术家眼里,真正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在消费主义时代,人们崇尚物质和金钱,却忘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其实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杨烨炘说,“黄金有价,但大米无价。将金米混杂入大米里面,让人把黄金淘出去,最后留下的是纯净的大米。我希望以此来让人反思大众对物质的过度迷恋,唤起对生命的尊重。”

在热火朝天的淘金现场,他观察到有一些没有淘到金米的人,最后把大米装进了小瓶子里带走。“这正是对消费主义的温柔抵抗。哪怕只有一个人作出这样的行为,这次艺术就有了价值。“

网友晒出大量淘到的黄金大米

2个月后“金米”如何处理?

“淘金米”展览将从即日起持续到5月25日结束,在此期间,所有市民都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后来到现场淘金。在“淘金“的热度下,各种关于这项“行为艺术”的争议和讨论也持续不断。

有网友质疑:在淘金现场,人们只看得见“金米”,看不见粮食,这么多本可以食用的大米被铺在地上,让人们踩在脚下,这样的行为艺术是否真能传递出艺术家所说的“重新发现大米的价值”?

而随着艺术展的持续,新的“行为艺术”也在不断衍生。淘金现场,有人捞起一把生米就要塞进嘴里,亲身尝“金米”。有人说要带一个电饭煲过来,在这里给大家煮饭吃。还有人专门从网上买了1000颗“假金米”带到现场,混入大米当中。这样的行为似乎只是为了好玩,增加人们淘金的难度,但也似乎正在偏离艺术家的初衷。

对此杨烨炘说:“作为一个艺术展,观众的参与本身就是艺术作品成熟的过程,每个人的不同行动都在赋予这个作品新的意义。只有在2个月以后,这个作品才算是真的完成。”

还有不少人提出疑问:等到展览结束后,这些可能还掺杂着黄金的大米将如何处理?艺术家表示,这个答案要待2个月后才会揭晓。

编辑: 方娟
凡注明 “中国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中国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E_mail:1447260813@qq.com

©2005-2020 art-cn.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