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甲骨文是这样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汉字,太有趣了!”
“诗言有七绝、音乐有七音、彩虹有七色、万物生七情,这的确是我们中国人独特的浪漫。”
“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很多照片,我特别有感触,也真正见证了海淀区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
人们在“读行海淀,博物世界”系列研学活动中乐此不疲;在悠扬曲乐“柒”中感受中国式浪漫;在“筑梦西山”主题摄影艺术展中感叹时光变迁。自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正式启动以来,各类精彩活动陆续上演,为海淀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带来多场“文化艺术盛宴”,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热烈参与和一致好评。
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以“山河青春 时代未来”为主题。深挖海淀历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立足海淀文化、科技、旅游和教育优势,突出沉浸体验和融合发展,设置包括“颂青春 咏怀文化人民”“献青春 热血百年青春”“筑青春 放歌三山五园”“绘青春 记刻传统中华”“燃青春 品聚戏剧艺术”“共青春 同心时代旋律”六大单元。
寓教于乐,中华传统文化里文字与书籍的趣味和魅力
在“读行海淀,博物世界”系列研学活动第一课上,极具中华文明特色的甲骨文,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和专家耐心的讲解中,成为了引导孩子们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里文字与书籍趣味和魅力的载体。
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甲骨文记忆”展,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初步了解中国典籍的萌芽;专家讲师徐云平教授“神奇的甲骨文”课程,通过图文对照和列举形式,吸引着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别具一格的甲骨浮雕体验活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在活跃欢乐的气氛下,晦涩难懂的知识,也变得奇妙有趣。
当天,参加“小小书法家:书法艺术”活动的学生和家长也纷纷表示:“参观博物馆、专家讲座、手工抄录等活动,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在这样的氛围下感受墨韵,体验传统书法,不仅丝毫不觉疲惫,甚至还有许多不舍。”
“读行海淀 博物世界”系列研学活动,旨在通过“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研学讨论、动手实践、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审美能力,满足青少年更高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市民对传统典籍的了解和保护意识,激发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活动启动以来,已辐射人群超200万,吸引120组亲子家庭参与线下研学,140余万名网友在线上观看直播、评论,分享学习心得。
互鉴融通,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时代交融
“柒”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数字,诗言有七绝、音乐有七音、彩虹有七色、万物生七情,也许,这就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美好和浪漫。一位刚刚走出民族剧院的青年深情地表达着自己对歌舞剧《柒》的理解。
据了解,以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民族歌舞团为主办单位,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出品的跨界融合戏剧艺术《柒》,是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庆祝海淀区建区70周年及中央民族歌舞团的70年华诞的深情献礼。
跨界融合戏剧艺术《柒》分为8个篇章,展示了朝鲜族、满族、京族、苗族等7个民族的歌舞乐,融入了宏音斋笙管、北京风筝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元素,描绘出各民族歌舞乐以及非遗元素等艺术形式在当代艺术审美语境中的新样式与新活力。全剧既传递出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绚烂多姿,又展现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灿烂辉煌,以“时间”的能量,搭建起传统文化与人的精神相交,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命运与共的时代精神。
天人合一,海淀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盛景交织
三山烟景留人醉,五园锦屏为君开。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西山文化带,是北京市文化建设的一张金名片。壮美西山,曾通过水陆御道与紫禁城紧紧相连,呈现生态涵养和行政功能的深度融合,体现着“天人合一”人居环境理念。“筑梦西山”主题摄影艺术展,设置“湖光潋影”“历史遗韵”“时光撷英”“梦栖金顶”及“廿四节气”五大板块,共展出120余幅作品。
一幅幅精美摄影作品,扬起了自然与人文的霓裳,推开了一方绚丽多彩的寻梦之窗,传递着海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小时候,我就在颐和园旁边长大,那时候也没得玩,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生活也好了,好玩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我希望我还能再玩上个几十年,再好好看看咱海淀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大爷,一边指着摄影作品,一边乐呵呵地给身边孩子讲述当年趣事。
根据不同人群文化需求,充分挖掘海淀优质文化资源,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据了解,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后续精彩活动也已陆续启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进一步把优质文化资源送进街道社区、企业院校、旅游景点和文化场所,为海淀群众带来持续的高品质文化享受。